您的位置: 首页 > 教研动态

素质教育教研室《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课程示范课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1-12-03

为推动《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课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12月3日上午,《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课程示范课在第二教学楼102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亚军,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生工作部负责人,素质教育教研室主任鞠璇、《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全体授课教师参加。鞠璇主持活动。

会计学院李晓卫担任本次示范课主讲教师,示范课由45分钟课堂授课与20分钟周讲评两个部分构成。在授课环节,李晓卫以《珍惜美好光阴,科学管理时间》为主题,围绕时间管理的概念、基本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确规划课余空闲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学会自我管理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整节课准备精心,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件制作精美,讲解环环相扣,课堂精彩纷呈,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周讲评环节中,李晓卫结合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冬季寝室消防安全两个主题,教育引导同学们要共同成为校园“守护”卫士,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火墙”。

王亚军强调,《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课程示范课是组织开展辅导员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辅导员明晰学校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掌握授课技能的重要抓手,就《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课程本身而言,是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及时上传学生意见建议,下达中央、省市、学校相关要求、政策的主要途径。他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下,如何守好思想宣传教育阵地,发挥辅导员思政育人作用提出了“六个回归”。一是回归初心,要切实将课程作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传达学校育人思想的关键途径;二是回归课堂,要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定,认真备课,积极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三是回归使命,要认真梳理周讲评内容,要准确及时全面地把学校要求传递给学生,通过周讲评将学生思想引导到学校教育教学要求上来;四是回归学生,要在教学管理中关注学生情景反馈,注重教学方法选择;五是回归常识,要认识到素质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授课中要重视将深奥理论转化为学生常识;六是回归引领,在授课内容的组织与授课方法的选择上,要突出思想引领,要回归“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模型,引起学生共鸣。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教研室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此次教师示范课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特别是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文:胡巧撰,赵政修改)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4 10: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