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下午13点30分,《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2012级课程组集体备课在二校区主教学楼C103教室举行,本次备课由素质教育教研室与学工部联合组织,目的是在《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融入《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内后,对首次任课的老师进行教学和教法的培训,使他们对今后开展毕业生各项工作有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学工部对2016届毕业生辅导员第一次集体培训。
本次备课由就业办公室的李茹老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即毕业生就业与派遣程序、就业协议书的填写与签订、派遣相关资料的处理、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在第一部分,李茹老师告诉教师们,应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就业基本程序以及毕业生派遣工作程序,其中重点强调了大学生应把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以及实习协议区分清楚。
在第二部分,李老师首先讲解了就业协议书的概念,具体示范了就业协议书的填写,并重点强调了就业协议书填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学校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等,随后又讲解了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李老师表示,虽然课件上的内容是总结性的,但是需要老师们在课堂上具体向学生讲解每条内容。紧接着,李老师讲解了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流程与注意事项,不仅在签约前要弄清楚比如薪水和工作内容等关乎切身的问题,并且要清楚签约的具体程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千万不可将协议签成无效协议。最后,李老师提到了就业协议的解除问题,此问题分为单方有责解除协议和双方免责解除协议两种情况,以及遗失就业协议书的这一特殊情况,她具体解释了每一种情况所要准备的资料。
在第三部分,李老师着重强调档案和报到证的问题。在档案部分,她具体讲述了户口和档案的重要性,以及毕业后档案的去向;在报到证部分,她强调报到证派遣单位与档案派遣单位需一致,以及报到证的有效期为两个月。
在第四部分,李老师具体讲解了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点讲解了五险一金、试用期工资、保险、试用期期限的问题;说明了求职陷阱的辨别与应对,例如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对该公司多了解考察;讲述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获得保护的途径,即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保护、高校保护、毕业生自我保护。
最后,2016届准毕业生辅导员们就自己的困惑,以及如何开展好学生的就业定位指导,以及如何教会学生识别就业陷阱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就业办老师的认真讲解下,下午15时,本次集体备课及培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