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研动态

素质教育教研室组织本学期《中西文化概论》课程组第四次教师培训

发布时间: 2014-11-17

2014年11月14日上午10时,素质教育教研室于二校区主教学楼B202教室组织了《中西文化概论》课程组本学期第四次教师培训,此次培训由四川师范大学的杨燕副教授为课程组全体教师讲解“中国哲学史”下半部分内容。

杨燕副教授首先回顾了上节课所讲授的“什么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分期”两部分内容,再进入《中国哲学史》第三部分内容的讲解,即“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杨燕副教授首先总结说,“天人合一,刚健自强,以和为贵,以人为本,尚直行中”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接着再具体讲述了这五个词所代表的含义:“天人合一”包括身心修养、人居环境、国家政治、艺术审美等方面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刚健自强”则是告诫君子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又重点强调和而不同,“以人为本”则引用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来体现人民的重要性,“尚直行中”则告诉大家要学会“两害相比取其轻”,从大善中看出大恶,从大恶中看出大善。

接着,杨燕副教授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即对人类生存的特别关注,天人的关系是一条主线,泛伦理学方向,特别有包容性,并告诫老师们“内圣外王”,即内心要有圣人一般的智慧,才能在外在上教育好学生。同时,杨燕副教授提出此次中国哲学史培训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展示文化根源,也是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修养,理解人生,提高品味,最后获得智慧,总的来说,学习中国哲学史的基本任务就是“明辨、求因、评判”,她还为老师们提供了进一步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文献资料,如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詹石窗先生的《新编中国哲学史》等。

上午12时,《中西文化概论》课程组本学期的第四次教师培训圆满结束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4 10:31:56